顯示具有 vide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ide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六四」難屬《探訪紀實》── 採訪序

1989年6月4日的大屠殺將至25周年,25年來難屬們是怎樣度過這漫長艱難地歲月,她(他)們的生活狀況如何?尤其是身在外地的難屬們,一直是大家所牽掛的,因此在京的難屬決定前去各地看望她(他)們。


http://youtu.be/cmqZzQayK54

我和尹敏老師去遼寧大連,鳳城,內蒙古包頭和臨河4個地方,看望5家難屬。經過近25年的時間,每個家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雖然有所改善,但身體卻每況愈下。有的經不住這沉重地打擊而過早離世;有的則重病在身臥床不起,五個家庭的情況各有不同,她(他)們的生活現狀令人堪憂。

在這五家難屬中老年喪子的4家,中年喪夫的2家。其中石峰一家喪子又喪夫,這人間悲劇剎那間降臨在這些無辜善良的人們頭上。我們為之感到心痛。

難友們見面尤為難得更顯其珍貴,心與心的交流,自然且直接。相見尤如久別的親人,笑在一起,想起逝去的親人,淚流在一起。

回到北京已多日,我們的心情一直無法平靜。

他(她)們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堅強的生活,別無所求。只盼望為親人討回公道的那一天!

───張彥秋

《兒子被打死了,我不甘心》── 探訪金亞喜

遇難者:程仁興,男,遇難年齡25歲,武漢華中師範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中國人民大學蘇聯東歐研究所87級雙學位畢業生。 89年6月4日凌晨於天安門廣場國旗桿下腹部中彈,送北京人民醫院因未能及時搶救,流血過多死亡。

「安息吧,程仁興!你帶著遺憾離開這冰涼的世界​​,你不能為你的父母盡孝,我們所有在六四大屠殺中失去親人的天安門母親群體,會帶著愛關注著你的母親。我們會和你的母親一起替你討回公道,你的生命不會就這樣無聲息地逝去。 」


我和郭麗英從仙桃市采訪難屬回到武漢後,將要從武漢坐大巴去湖北鹹寧市通山縣看望住在那裡的難屬金亞喜,她的兒子程仁興遇難於六四大屠殺中。

《“六四”大屠殺不解決,我們心中不服》── 探訪田維炎、黃定英

遇難者:田道民 (明),89年遇難,年齡22歲,已經是大四的學生,再有一個多月就大學畢業了。 6月4日清晨,在六部口被坦克碾死。

我在北京臨來時,看了丁老師彙總的難屬資料,知道田道民是被坦克軋死的。而且,在六部口死了好幾個,都是被坦克碾死的,但是,沒有想到這麼慘。政府竟然用 有毒的催淚彈,用在自己國家的國民身上,讓他們暈倒在地,不能動彈,一排坦克並排壓過去 。這是第一次聽說,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政府這樣的行為,簡直是在犯罪! ”

2013年10月13日周日,我和吳麗虹南下,看望並採訪在外地的難屬。採訪的第一站將從廣州開始。

《兒子到北京讀書,命讀沒了》── 探訪熊輝、張彩鳳夫婦

遇難者:熊志明,男。遇難年齡20歲,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系本科生。 89年6月3日晚,據有關人士講,熊志明與同班女同學躲進胡同口,女同學先遭槍殺,熊上前救助女同學也遭槍殺,熊志明的屍體由同學辨認身上穿的衣服,由學校領回。

「這樣的殘酷是國家動用武力,朝著自己國家手無寸鐵的百姓開槍造成的。每一個受害家庭,每一位父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做為國家的統治者,當你們下令開槍時,你們的鐵石心腸造成了人世間多少家庭的悲劇!時隔二十五年了,政府依然沒有就當年的罪惡反省,依然動用公安系統力量對我們難屬進行監控,在中國的大地上不能自由地發出我們的聲音,不能自由地公開悼念自己遇難的親人,我們的親人被打死了,我們反到成了國家監控的罪人,這樣的手段對待國民,只有獨裁統治的國家才會出現。 」

我和郭麗英看望外地難屬的最後一站,是家住在江西省金溪縣熊志明的父母熊輝、張彩鳳夫婦。

《她的苦難太沉重》── 探訪朱景蓉


遇難者:戴金平,男,遇難年齡,27歲,86年考入北京農業大學園林系碩士研究生,89年6月3日晚11點左右,遇難於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附近。

“他是打在胸部,送到友誼醫院時還活著,醫院裡一個教授給他做的手術,手術台上他還和醫生用英語對過話。他的研究生帶著兩個學生一起走到戒嚴部隊戒嚴的地方,被子彈擊中。 ”

在我們遇難者名單裡,還有一名遇難者的家是在湖北仙桃市,他的名字叫戴金平。

「六四」難屬《探訪紀實》── 結束語

http://youtu.be/LVrU3w7eQi0  

新一屆政府不能對25年前的大屠殺所造成的人間悲劇熟視無睹。歷史不容掩蓋,往事並不如煙。公道自在人心

2014年新年祝辭習主席祝老年人健康幸福,六四問題不解決我們怎麼能夠健康幸福?只有解決六四問題才能對得起25年前逝去的冤魂,才能安慰他們的父母及親人!因此,請習主席和這一屆政府信守諾言,不要失信於民。 

近期中央電視台有兩個話題在熱議中-------時間去哪了?還有一個中國夢,那麼我們的時間去哪了?我們的夢是什麼? 

我們這些天安門母親們25年前在各行各業勤奮工作,培養兒女,孝敬父母。以後的這25年,不僅要承擔逝去親人的痛苦和折磨,還要繼續為生計而奔波,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及年幼的孫兒,我們還要繼續奔赴在為逝去的親人討回公道的路上。這條路可謂極其漫長並且有險阻,但是我們不畏懼,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人生能有幾個25年,六四遇難者的父母大多數已近耄耋之年,遇難者的妻子(丈夫)已步入中老年,遇難者的兒女已成家立業。我們20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得到有良知和正義人們的認可,這就是收穫,值得! 

我們堅信六四精神如此深入人心,因為六四對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民主進程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把六四真相告訴全世界,在有生之年六四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逝去的親人含笑九泉是我們的最大的夢想。牢記歷史不忘過去,悍衛人類尊嚴,珍愛和平。我們強烈呼籲根據國際慣例將六四大屠殺定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尹敏 張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