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長相伴── 探訪陳梅

遇難者:欒沂緯,1954年6月5日生,山東人,畢業於四川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生前是​​內蒙古包頭鋼鐵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遇難前,在北京郵電學院進修;1989年6月4日凌晨,在北京長安街南池子腰部中彈,經同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差一天就是他35歲生日。

「25年來這位妻子的堅強和耐勞令我們敬佩,是令人心疼的一位難屬。」

妻子---陳梅1956年生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第一中學英語教師現退休

女兒-----欒玥甌1985年5月生現在美國


1989年6月4日丈夫遇難,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她險些被擊垮。妻子不僅為失去親人而痛苦,同時還要承受外界和生活的壓力,她曾多次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但一看到年幼的女兒和年邁的母親,脆弱的心又變得堅強起來。無論如何也要挺下去,生活的壓力由年青的她來承擔。當時工資很低,為了女兒的學業,為了維持正常生活,她放棄原來的工作,自辦英語培訓班。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不等,為了節約開支,老師由自己一人擔當。每天從早到晚,暑去寒來,秋走春歸,雖然收入較以前有所增加,但付出的勞動是超負荷的,長期的勞累,生活沒有規律,以至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儘管如此,她仍在堅持。妻子簡單樸實的願望是讓失去父親的女兒生活得好一些,她任勞任怨以慰籍死去的丈夫。女兒逐漸長大,後來女兒在好人的幫助下去了美國。她現在的工作量也在逐漸減少,因為身體實在有些吃不消。如果丈夫在,生活會這樣艱難嗎?絕對不會。回想這25年的生活,就像一場惡夢,在妻子和女兒人生最寶貴的時候,失去了丈夫和父親,這對於一個家庭是永遠地傷痛和災難。

自丈夫遇難後,陳梅身著黑衣頭帶白花三年整。以悼念死去的丈夫和同胞。生活的壓力使她無暇顧及個人的幸福,孓然一身,內心地苦悶無法向人訴說,這對於一個年青的妻子是多麼不易。欒沂緯安葬在包頭市郊的一個公墓,墓碑上刻著'長相守長相伴',寄託著妻子無限的思念。我們來到墓前,代表天安門母親告慰在天之靈,血不會白流,冤一定要伸,不要惦記妻子和女兒,安息吧!

女兒欒玥甌,在好人陶業先生大力幫​​助下到了美國。2014年新年伊始從美國傳來好消息,西方情人節恰逢中國農曆元宵節,兩節19年一遇的浪漫邂逅。玥甌於2月14日完婚,終於走上婚姻殿堂。婚禮上陶業先生做為父親將女兒交給美籍新郎,此時新娘的幸福溢於言表,雖然失去了親生父親,4歲就失去了父愛。但有勝似父親的陶爸爸,心中感到無比欣慰和激動。孩子終於結束漂泊的日子,在美國安了家。當這個美好的消息傳到我們難屬中,大家無不為之感到高興和激動,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我們難屬的孩子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有了家,令所有關心她的人得到了安慰。遠在天邊的父親此時也會含笑九泉。


在高興的同時我們感到陶業先生這位父親雖然有些沉重,卻是無人可以替代,尤如親生父親一般,是玥甌的幸運,讓孩子的心裡感到莫大的慰籍。我們難屬衷心感謝陶先生夫婦,祝好人一生平安!女兒成家了,母親也可以歇一歇,不要太勞累,保重身體。她堅定地表示:我們永不放棄,永不停息,直到最後“六四”獲得重新評價,死難者之靈得以安息。

25年來這位妻子的堅強和耐勞令我們敬佩,是令人心疼的一位難屬。